当前位置:Home > cn > 会议动态 >

镇江船舶工业要更有力地向上腾跃

时间:2015-10-10 09:03 来源:镇江日报 点击:

“蓝色的海洋”这样的词组,经常出现在抒情歌中。可是,如果想要抵达真实的海洋,要对海洋进行研究和开发,光会抒情不行,必须依靠钢铁和技术的组合,依靠在惊涛中作业的工程船、在骇浪中屹立的钻井平台等,这些,统称之为海洋装备。

姚震球正是船舶与海洋装备领域的专家、教授。

站在数十米高海上平台上眺望,这个剪影很像是在和海洋对话。姚震球是对话者,他从未想象过自己是海洋的征服者,投身这一领域,只是寻求更为有效地与海洋沟通。

在江苏科技大学近三十年,姚震球好像海洋中的一叶小舟,工作需要他去哪里,他就驶向哪里。他从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一名教师,成长为船海学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张家港校区管委会副主任、设备处处长,这叶小舟一直围绕着海洋航行。2014年江科大成立海洋装备研究院,他被聘为副院长,这叶小舟,正驶入“深蓝”。

海洋装备研究院是江苏科技大学向海洋进军的科研基地。它瞄准的是海洋装备设计、制造理论与技术创新,是海洋装备科技成果的集成化和产业化。它要结束以往高校科研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缺少各学科配合的现状,配置优质资源,形成团队优势,争取国家级大项目,寻求到国际舞台亮相的机会。

海装院为姚震球提供了一个新的工作平台,在这儿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海洋装备的研究,也能够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镇江造船事业的发展路径。

要说镇江,先要说江苏。2014年,中国造船四大指标(完工量、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和海洋装备份额)均排名世界第一,成为全球第一造船大国,而江苏则为中国第一造船大省。江苏造船今日的地位有江科大包括姚震球所在的团队等所有江科大人的一份贡献。这个团队率先将国外先进的“生产设计”理念引入江苏地方造船企业,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三维建模能力,先在电脑屏幕上将船“造”一遍,处理好各种技术细节问题,达到最好、最快、最省,才进入实船建造,他们利用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中心这样的平台和江苏省各大船厂密切合作,普及推广了这项造船新技术。正是在这项技术的助推下,江苏造船业华丽转身,迅速崛起。

镇江是一个有着“船舶基因”的城市,江河在这里交汇,并一同汇入大海。当年镇江是国家作为小三线建设的船舶配套产业基地,江科大前身镇江船院也随之从上海搬迁而来。镇江船厂曾是江苏造船业的四大金刚,港口和海工配套工作船至今仍是它的强项。依据镇江的区位和岸线优势、船舶类人才资源丰富和配套产业聚集的特点,姚震球在担任市第5届政协常委之初就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呼吁要抓住国际船舶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战略机遇期,将船舶工业作为镇江的支柱产业来发展。

最近,姚震球委员提出了关于镇江造船业发展必须做大做强海工配套的观点。其核心是,镇江船舶工业要从大江大河迈向深海远洋,必须围绕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方针,为振兴海洋装备产业服务。怎样服务?就是当配角,做好船舶和海工产品的高端配套产业,为江苏、中国和世界的船舶和海工产业提供优质配套产品,镇江船舶工业才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才能更有力地向上腾跃。

镇江是沿江城市,但若查阅镇江船舶工业的产品清单,就会发现,镇江的制造触角、设计触角和研究触角,早已延伸进蔚蓝色的海域,可以说,镇江早已是“濒海”城市。镇江的海洋装备产业基础深厚,镇江高新区船舶与海工配套产业园目前已有26家国内外知名的船舶与海工骨干企业进驻,拥有江苏省船舶与海工关键配套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国家火炬计划特种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特色产业基地、江苏省高技术船舶及配套设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苏省船舶动力特色产业基地等多个平台,已经初步形成在国内具有一定示范带头作用的特色化产业基地,产业集群效应已经显现。

问题是,镇江既然拥有这么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为什么还要当配角、做配套呢?姚震球委员认为,这么多年来,镇江的区位优势特点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横跨长江的大桥多了,可资利用的岸线少了,即使镇江能够制造海洋平台和大型海洋工程船,造好了要开出也难。江苏是造船第一大省,中国是世界造船第一大国,请注意,这里用的定语都是“大”,不是“强”。我们造的船,关键设备自主配套率仅有40-50%,海洋装备的关键设备自主配套率更低,目前只有10%。这表明,我们的创新能力不强,高端配套产品缺乏,只有转型发展,大幅提高关键设备自主配套率,才能说,中国是造船强国,江苏是造船强省。

镇江要做强船舶工业,姚震球委员提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做配套,专攻高端配套,打造船舶和海工研发中心和公共服务平台,搞主机、发电机组和轮机设备,搞船舶海工电气、通讯导航装备,这样才能脱颖而出,才能抢占先机,才能成为造船强市。

实现这样的预期,需要镇江的行动,需要江科大的助力,需要更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持续关注。

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姚震球和他的同事们一直在四处奔波,为海洋装备研究院争取国家项目。

他们多次跑北京、烟台,争取参与国家正在立项开发的第七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的研究。他们跑南京,有一个国家级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江苏落地,他们力图将这个项目引入镇江,建设江苏海洋装备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增强镇江海洋装备产业基地的软实力。

他们自主研发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和船用机器人等产品正在寻找市场买家或寻求成果转化。高校与市场之间,路并不是特别平坦。但那天我们参观海洋装备研究院,看到的是许多青春的脸庞,是匆匆的步履,是电脑屏幕上复杂的船舶立体构图,会议室内正在举行一场小型研讨会,发言人手中的红外激光笔在投影中的图纸上晃动着……是的,我们感觉到的是张力,是节奏,是秩序,是表现为安静的忙碌。这个研究院和海洋之间是零距离,但是我们在这儿没有看到动荡的海面,没有听到涛声,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地忙碌着。

联系我们
电话:010-58236510 传真:010-58236567 Email:conference@zhenweiexpo.com
主办单位
指导单位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支持单位
美国哈利伯顿公司 美国贝克休斯公司
联合承办单位
海口市会展局 北京振威展览有限公司
官方媒体
相关活动
合作媒体